20NN课程网
扫一扫,放到手机桌面

通信入门

IMS IP多媒体子系统介绍

IMS含义

IMS全称是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中文意义为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一种基于IP基础结构,能够融合数据、话音和移动等网络技术的系统。 IMS在3GPP R5版本中提出,是对IP多媒体业务进行控制的“逻辑功能实体”的总称,这些实体你可以暂时简单理解为一些网元节点。

截至2003年,国际权威标准组织普遍将IMS作为NGN网络融合以及业务和技术创新的核心标准。

IMS总体架构

这张图是以“会话控制层”为中心分割的IMS子系统,强调会话控制与承载分离。缺点是很难体现出IMS系统的边界、也很难看出与传统核心网的结合。

注意下图中的“接入网”是相对于IMS子系统而言,非与核心网相对的无线接入网;

图中节点说明:

SIP Terminals:
包括SIP软终端、硬终端、IAD接入设备、AG接入设备等;
CSCF:
呼叫会话控制单元;
GGSN:
GGSN是GPRS网络中的关键部分,用于GPRS网络和IP网络的交互;
SGSN:
服务GPRS支持节点,类似于CS域的MSC-Server;
PDF:
PDF是策略决策功能模块,基于策略控制完成鉴权、业务请求许可、Qos、资源预留等功能;
BGCF:
BGCF是出口网关控制功能,BGCF有基于电话号码的路由功能,用来选择与PSTN网络的接口点,当BGCF发现被叫网络位于一个PSTN网络时,负责IMS网络到CS/PSTN网络呼叫选择合适的MGCF;
MGCF: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负责IMS网络与CS网络之间进行通信;
IM-MGW:
IMS多媒体网关提供CS与IMS之间的用户平面链路转换,类似H248终端设备就是属于这一类;
SIP AS:
SIP应用服务器,提供各种业务处理,如仿真PSTN业务、Centrex业务等。

图中层次说明:

接入层:
接入层将各种接入网络汇总到IMS核心网中,完成对现有网络的互通及完成对承载的控制。
呼叫控制层:
IMS的核心层,完成呼叫控制、安全管理、业务触发、资源控制、网络互通等核心功能。
业务应用层:
提供各种业务实现,如PSTN仿真业务集、Centrex业务集、呈现业务、即时消息业务等。

IMS系统边界

这张IMS架构图很好地体现了IMS子系统与原R4版本分组域的融合方式,强调了:IMS子系统是独立叠加到原通信系统的核心网分组域上。

P-CSCF:
代理呼叫控制功能模块,是IMS核心网络与用户终端的接口网元;与用户终端侧配合完成AKA鉴权、安全机制协商、IPSec加密保护、信令压缩等功能,在与有PDF功能模块的接入终端还可以配合完成资源预留功能;与I-CSCF/S-CSCF侧配合完成呼叫的接续处理。
I-CSCF:
问询呼叫控制功能模块,为归属网络中P-CSCF的呼入选择 合适的S-CSCF,为拜访网络的外部IMS网提供接入。
S-CSCF:
服务呼叫控制功能模块,IMS核心网中呼叫控制核心模块,负责对终端的注册鉴权、会话控制、用户业务信息管理及向AS触发指定业务等功能。
HSS:
归属用户服务模块,IMS网络中核心用户数据库,保存归属网络中IMS用户的签约信息,包括基本标识、路由信息、业务签约信息等。
SLF:
签约数据定位功能模块,当运营商网络中存在多个HSS时,为I-CSCF/S-CSCF选择合适的HSS。
MRFC:
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解析来自S-CSCF、AS的资源控制命令,并控制MRFP提供媒体资源,如三方会议混音、通告音等。
MRFP:
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在MRFC控制下,为终端提供媒体资源。

IMS更细节的层次图

IMS中一个重要的协议——SIP

IMS采用了Internet中成熟的SIP协议进行端到端的呼叫控制。SIP是具有简单性、兼容性,以及凭借它的模块化设计和第三方控制等特性,从而成为基于Internet通信市场的主流协议。所以基于SIP的IMS框架通过最大限度重用Internet技术和协议;

IMS的演进

3GPP R99网络架构

R99版本网络结构分为CS电路域与PS分组域,CS域MSC间的传输主要基于TDM,PS域则基于IP传输承载“非实时”的数据业务;接入网则引入了全新的无线接口WCDMA并采用了分组化传输,引入了基于ATM的lub,lur,lu接口。

3GPP R4网络架构

R4版本其实是原R00版本的一部分,最终R00版本由于无法按时完成,分阶段为R4与R5两个版本,3GPP新版本命名也由此开始。

R4版本主要变化在CS域,即引入了承载和控制分享的网络结构——BICSCN/BICC,支持ATM/IP/TDM多种承载方式;

3GPP R5及IMS的引入

3GPP R5版本特征:

  1. 继承R4版本的所有业务与功能;
  2. IMS核心网在CS域和PS域之外,在PS域基础上叠加IMS,CS域的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3. IP QoS服务质量增加;
  4. 业务与带宽的增加;

R5版本初步实现了3GPP最初提出的ALL IP网络,即IP技术成为所有信令消息的承载技术,改变了原有的呼叫流程。

IMS在R5版本之后的发演进

  1. 3GPP-R5版本主要定义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
  2. 3GPP-R6版本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特性等;
  3. 3GPP-R7版本加强了对固定、移动融合的标准化制订,要求IMS支持数字用户线(xDSL)、电缆调制解调器等固定接入方式。

参考文献

IMS网络架构参考:@技术人生LJF 《IMS总体架构该》部分他总结得很专业,我只对图片做了简化。

  1. 《中国电信IMS网络SIP协议总体技术要求》
  2. 《中国电信IMS网络SIPIAD设备技术要求》
  3. 《IMS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4. 《IMS-移动领域的IP多媒体概念和服务》
  5. 《IMS中PDF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 《GGSN与SGSN简介》
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网站优选

备案:陕ICP备17014144号-5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85678878,商务合作短信留言:18291486809,邮箱:yte1@qq.com

『野天鹅』以分享生活智慧为中心,内容包括社保、档案、户籍、学业、商业、理财等,我们希望我们精心编排的内容能为您的日常生活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

『西安野天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